大连开发区这几年翻译业务量越来越少,我想每个大连翻译公司都能感觉得到。以往,大连开发区作为外企比较集中的区域,翻译业务需求量是比较大的,特别是来自日企的翻译序曲。但是,后疫情时代,一切都在变,这个转折点标志下,稻草终于压弯了故作镇静的骆驼。
首先,经济环境不好,生产成本增大,企业为了缩减开支,是翻译需求量减少的根本原因。为了提高收益,日企将与生产关联不密切的支出进行了削减,从而导致翻译需求量骤减,这部分以往委托大连翻译公司进行的翻译,现在主要是内部消化,也就是不再“外注”了。不需要大连翻译公司这个“业者”了。
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,如果说一些技术资料的翻译,还包括以往企业员工接受培训后写的报告的翻译,这个自己公司内部翻译无可厚非。但是对于一些官方的资料翻译,如护照翻译,无犯罪翻译,常驻日本人的简历翻译,乃至毕业证明翻译等,这些都是需要资质的,必须由无利益纠葛的第三方专业翻译公司翻译,自身是不可以翻译自己的资料的,当事人(存在利益纠葛者)必须回避,但是实际上现在这部个原则并没有得到贯彻,企业在自己进行翻译,就如同裁判下场作为选手参加比赛,形同儿戏!
我们知道,日企讲究分工,讲究“外注给业者”,如果我们的办事机构,能够不姑息个别日企的任性行为的话,是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的。
但是相关窗口也有他们的苦衷,毕竟招商这个大环境需要维护,有些企业的办事人员到现场大吵大闹,声称,我有毕业证,我懂日语,为什么不可以翻译。其实,上述的当事人回避的概念一直没厘清。
一次的妥协造成以后步步被动,这也是一个大连开发区翻译量减少的很重要的原因。
另外,辖区内企业规模的减少,甚至减产等,都影响到了回流人员的资料翻译,比如,以往,开发区企业欣欣向荣时,从日本归来的一些人员,往往带来驾照换发翻译,日本出生证明翻译等,这些现在也都销声匿迹了。
综上,大连开发区翻译业务骤降也在情理之中了。